「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影響許多名流,包括近日在 台北市立美術館 重新開館展出的展覽《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也是瑪莉娜的徒弟之一,這位文青必朝聖的藝術家作品中勇於展現突破的力道,或許可以追溯於受到教母的影響,而這位影響她深厚大師的紀錄片《#凝視瑪莉娜2》將於8月20日在台上映。
原來19歲的 #塩田千春,曾觀看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的個展。阿布拉莫維奇對她的啟發之深,讓她於大學畢業後1997至1998年間,真的前往德國拜師阿布拉莫維奇。之後,又進入柏林藝術大學,奠定之後的藝術創作方向。
前往柏林深造時,塩田遇上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Marina Abramovic),自此她從日本社會脅迫成為的女性角色,以及日本國籍的限制之中解放出來,變成一個真正的他者。
根據《MOT TIMES明日誌》報導,塩田接受訪問時表示,「當時Marina上課的內容非常刺激,日本根本沒有這樣的課,比如斷食一個星期,或先帶我們去湖邊走一圈,隔天又叫我們把眼睛遮起來再走一遍,有人甚至因此不小心掉進湖裡。」
對從來沒體驗過斷食的塩田來說,塩田表示「那個禮拜我只想著吃東西。」(哈哈哈)。但她也解釋瑪莉娜並不是忽然決定斷食,而是漸進式從幾個月前就讓她們學習不吃肉,再慢慢進行斷食。
塩田提到「但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斷食第一天早上五點,Marina來到我們枕邊,當時我很想睡,又很餓,意識模糊不清,但她給了我紙筆,要我把現在腦子裡想到的東西寫下來。塩田那時寫了『Japan』。 到了斷食體驗的最後,她解釋一開始讓我們寫下的,就是身體裡面想說的字。」
因為瑪莉娜是一位很重視身體性、把身體當成媒介在運用的老師。「她透過這些體驗是要讓我們明白,其實思考跟感受是有所背離的,而且生活中有著不同的觀點及看法,相信身體的直覺性很重要。」
塩田以自己的身體編織著那些密如蛛網的線,在不斷重複的編織與勞動行為中,持續探索著生死與人生未竟之路的各種提問。
塩田的作品如同細膩的詩篇,又仿若夢境被拘限在三維空間,日本藝術大師塩田千春擅長以綿密線條,勾勒出如神經、血管遍佈的巨型裝置作品,由塵封的記憶出發,展現帶著痛感的藝術奇觀,為觀者注入滲進靈魂的感動。
關注人類共通情感的她,作品總環繞著生、死、關係、夢、記憶、創傷等議題,並透過理性/感性、繁複/簡約、廣闊/細微、寫實/虛幻、生/死的表現手法,綿密交織自身創作,持續在國際藝壇掀起轟動,不僅曾於全球各城市展出,她也曾代表日本參與《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希望能帶給這個世界更美好的能量。
塩田因為師承瑪莉娜,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同樣都把痛苦的體驗化為更好的藝術創作,並且從中讓觀眾可以參與其中,想了解瑪莉娜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學生,別忘了8/20進戲院就可以更加了解瑪莉娜阿布拉默維奇學院更多秘密。
《凝視瑪莉娜2》片以豐富的鏡位變更與剪輯,搭配絕妙的悠揚配樂,將瑪莉娜的創作及傳奇人生,以觸動人心的手法,呈現在觀眾面前,不但深受國內外藝文人士激賞推薦,知名導演鴻鴻也大讚,亦橫掃明斯克國際電影節紀錄片主競賽單元、聖保羅國際電影節新導演大賽最佳紀錄片、華沙國際電影節自由精神獎提名多項大獎。不管你懂不懂藝術,瑪莉娜將讓你看見內心最真實的自己。本片將於8/20日在台上映。
《凝視瑪莉娜2》由聯影電影引進,將於8/20 日起在台北、桃園、高雄等各大縣市戲院上映。即刻起於博客來售票網訂購預售票,凡拍照票根可抽「臉譜出版」上贊助的書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西方行為藝術教母傳記》以及「光間合作社」贊助之客製化沖洗相片。喜歡瑪莉娜的影迷,千萬不能錯過這部瑪莉娜精采一生的紀錄片!
《凝視瑪莉娜2》 8月20日 榮耀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