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世紀編舞大師》、10/3《光》、11/28《巴黎我愛你》2025上映
LOGO

一種詩情意象《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Volare)觸動靈魂的救贖之旅,也是生命力量探索

  • 最新電影 2020/04/28
  • 分享到

本文轉載自 yam看電影

文章標題:無雷影評心得│一種詩情意象《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Volare)觸動靈魂的救贖之旅,也是生命力量探索

作者:林朵兒

 

人生並非完美,難免有所缺憾,生命自有其力量,每一個人命運不同,個別差異, 即或在平行的宇宙,如星空般遙遠,不完美之中,仍會擁抱人們,散發著熱情。

生命成長,歷經歲月,漸趨成熟,人總是在時間長河中領悟人生。年輕少不更事,缺乏責任感,曾經沒有勇氣面對的,有朝一日回首難以忘懷的落跑父親,探尋未曾見面的孩子,在救贖心情下,與自閉症兒子進行一趟公路之旅,父子血緣親情,觸動心靈深處。

由義大利導演薩爾瓦托雷斯(Gabriele Salvatores)執導改編自名著電影《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Volare)中,不鑿痕跡手法,運用種種意象聯結,凸顯電影影像語言,片中以《Starry Starry Night ~ Vincent Vangogh 星夜~文森梵谷》這首歌曲穿透片中,同時多首新詩朗讀穿插其間,充分展現了編導藉由一位唱遊歌手與自閉症孩子的一段溫馨的救贖之旅,傳達對自閉症者暖心的關愛。而從這趟公路旅途的親子互動中,探尋了生命自有其力量的價值。

這部改編自義大利文學獎得主富維歐‧埃爾瓦思(Fulvio Ervas)暢銷名著「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Se ti abbraccio non aver paura)的同名電影中,名導薩爾瓦托雷斯以詩情畫意刻劃了一趟豪邁而溫情的救贖之旅。同時詮釋父子深情陪伴跟隨,飄泊孤寂的靈魂,觸角也伸向生命カ量探索之路。運用耳熟能詳的詩意歌曲,將歌手父親與自閉兒有所聯結,如此的切入,看出導演的用心,對喜歡藝術的我,是相當的有感。

從法蘭哥與安德烈父子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一片中描繪到處流浪走唱男歌手威利Willy(克勞迪奧·桑塔瑪利亞 Claudio Santamaria飾),一天去找他16年未曾謀面的兒子文森Vincent(裘利奧普蘭諾 Giulio Pranno 飾),父子初次見面オ發現已是少年的兒子,是自閉症兒。當年他與文森的母親艾蓮娜(薇拉莉葛琳諾 Valeria Golino 飾)在一次郵輪的演唱行程中邂逅,郵輪上當服務生的艾蓮娜與歌手陷入熱戀,而他們訂情歌曲即是威利喜愛的《Starry Starry Night 》。當時知道女友有了身孕,年輕而放蕩不覊的威利不告而別。對於16年後オ尋找愛子的父親,父子天性,文森覺得威利熟悉又陌生,躲入威利的車內,這位浪子也突然省悟,一直以來的缺席,無法陪伴孩子而感到虧欠,於是決定與兒子進行一場精彩的公路冒險之旅。其中充滿著詩意的樂曲,及貼切的温馨畫面,可說是父親威利對兒子文森的一趟救贖之旅,全片有笑有淚,令人動容。

圖片出處:《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

「繁星點點,畫板灰藍,仰望星空,你知我心深處的幽暗…」民謠詩人唐 · 麥克林以梵谷1889年的畫作《星夜》(Starry Night)靈感創作了膾炙人口的歌曲《星夜-梵谷之歌》,深切表達梵谷畫作的意象,藉歌中有畫來一探梵谷的心靈世界,而在這部電影編劇翁貝托·康塔雷洛(Umberto Contarello)及莎拉·莫塞蒂(Sara Mosetti)也啓用了「星星」的喻意,代表著與一般人諸多相差的自閉症孩子,星星的夜空多麼孤寂,有多少人瞭解他們的幽閉内在? 當歌聲不斷唱出「人們不曾傾聽你的心聲,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做,.....」自閉症的孩子大多無法很清楚地表達情感,與人溝通能力常有障礙、語言發育有所遲滯、行為也呈重複刻板現象,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猶如星星的孩子,在遙遠的天際中,獨自閃爍。梵谷的曠古寂寞與自閉症孩子的孤獨世界,在此片中愈發顯現《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的影像意念。

作家富維歐‧埃爾瓦思(Fulvio Ervas)的暢銷書《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一書中的兒子安德烈,在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中則是文森,可見編導對梵谷文森的喜愛,甚至以《星夜-梵谷之歌》此曲作為基調音樂,傳遞自閉兒如夜空中的星星兒子,他們的世界遙不可及象徵意念。醫學上流行以「星星的孩子」來談論自閉症,他們好像來自別的星球,因為與一般人溝通互動方式不同,以及某些重複、固執的行為,相當明顯。我小時候生長的老家鄰居,是一位臺北縣中學校長,他的兒子是自閉症兒,自閉症孩子的肢體語言和一般人不太一樣,他常運用手勢與我們溝通,顯得相當費力,有時天馬行空,似乎雲遊在他自己的世界,有如活在另個星球。不過相處久了,我們也都明白他想要表達的東西。他很友善,也喜歡和人互動,自我刺激,在固着行為下オ覺得有安全感,也深怕無法傳達意思。他很希望別人瞭解他。而他的媽媽校長夫人則擔任重要角色,經常陪伴在他的身旁,耐心與愛心對待自閉兒,將他的學習障礙減至最低,同時安撫了他的不安情緒。他喜歡擁抱家人,對別的孩子也以抱抱來表示善意,但有的小孩碰到他就躲開,因為覺得他怪怪的。

因從小看著隔壁鄰居自閉症哥哥在父母的陪伴,及同理心的關愛中長大,覺得自閉症孩子雖然情緒起伏大,但親人的陪伴者角色具安撫作用,他們渴望別人的瞭解,不斷固着行為想傳達他的意念。雖然唸的是新聞系,我對教育也相當有興趣,曾修了20多個教育學分,包括了特殊教育課程。就醫學上而言,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孩子,與一般人有所差異,他們的世界非常人所能理解,在眼神接觸、臉部表情,在情緒的反應上常不十分順暢,拆成步驟,細微的肢體語言,藉由拍一下,揉一揉與人互動,或擁抱,來表達善意。就如電影中的文森,他也是喜歡擁抱。「他懂得從無中生有去找快樂。」正值青少年時期的他,對自己身體的變化感到有些不安,不知如何自我調適。一天生父威利突然造訪,在少年文森的心田裡起了波動。在語言的溝通上有異於一般人的某些障礙的自閉兒,十分黏著母親,オ感覺有安全感,特殊教育學者認為此為「共生現象」。片中的母子也是如此關係,文森幾乎離不開媽媽艾蓮娜,而喜歡新詩的她雖然和丈夫在文學中情感溝通,然而對文森疼愛有加,到寸步不離,可說她為了文森拋棄一切,也在所不惜。

圖片出處:《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

大體而言,自閉症兒童對外界的事物有溝通障礙,反應也較為特殊,有時如鸚鵡般反覆說著他所聽到的句子,對有的代名詞混淆不清,而有時對某些事情則聽若罔聞,但對一些特殊的東西卻反應相當敏感。他不擅以語言來表達情感,不管如何努力,似乎總有一道無形的牆將他與世界其他人隔離,猶如星星的孩子,遙不可及。文森的媽媽愛子心切,照顧唯一的自閉兒,成了她生活所有的重心,她的眼光幾乎都停留在單純的文森身上。文森如溫室的花朵,在媽媽的羽翼下成長。

當文森離家出走跟著走唱的威利到處流浪,艾蓮娜心焦如焚,飽受煎熬,母親對孩子的愛無遠弗屆,尤其是自閉症兒,更是用盡所有生命關愛著。她想看著孩子成長,縱然是在跌跌撞撞中,也要在她的呵護下。面臨生子即落跑的威利,他的不負責態度,兒子隨他旅行的風險,使得她憂心忡忡。片中這位母親在丈夫文森的養父馬利歐Mario(迪亞哥阿巴坦托諾 Diego Abatantuono 飾)的陪同下,千里尋子,憂鬱的眼神,楚楚動人。此段兒子失蹤,母親失魂落魄的身影,藉由影后薇拉莉·  葛琳諾(Valeria Golino)精湛的演技,將為母則強的堅毅與勇敢,詮釋得絲絲入扣。片中有多段文森繼父馬利歐與艾蓮娜的詩歌朗讀,浪㓎詩情,憑添此片文藝氣質。

而威利面對從未相處過的兒子文森,試著去理解「孩子的生活在空無的幽谷中擺盪。」常有人如此形容自閉兒,他們被自閉症囚禁生命,身處一片情感沙漠中。

各處流浪走唱的威利,飄泊的靈魂,孤獨而自由,情史倒也豐富,不乏異性追隨。他鼓勵孩子並製造機會,讓青春期的文森與年輕女孩相處。跟隨威利走唱的旅途中,文森被熟女唐雅(Marusa Majer 飾)色誘,不知所措而落荒而逃。「唐雅咪咪不好!」父親只好安慰他「有出差錯的事,也有好事。」對性事一無所知的兒子,怎是情海無邊的浪蕩風流的父親所能想像?文森的清純靈魂,面對情慾世界,無法招架外,單純的他是更多的疑惑與不解。

而對文字,文森也有距離。「我看見文字,但我說不出來。」他害怕無法控制自己。他擔心做不好,父親會討厭他。威利溫柔地說「我不會討厭你,我是你爸呀!」這時兒子提出了心中的疑問「那你之前在哪兒?」文森怪生父16年後オ出現。這位溫和的父親說「我害怕,害怕有兒子。」訴說當時年輕的他害怕承擔責任的懦弱。父子間坦誠以對,心靈交流。威利感性的話語縮短了彼此距離「爸爸以前一個人,現在不是。」「爸爸和文森綁在一起了。」這段父子之情描繪相當感人。有些自閉症孩子情緒也很敏銳,有不易明白的內心世界。藉由與自閉兒孩子的旅行相處威利邁向成熟,他那飄泊的浪人靈魂,似乎找到了安定力量。而兒子文森在父親的陪伴下,享受父愛,而有了安全感,也有著一股安定的神采。

詩人民謠歌手唐·麥克林以《星夜》而創作的《梵谷之歌》,呈現他與畫家間跨越時空的這首曲子,在電影中不斷流盪,似乎也訴說著自閉兒孤獨的世界,如遠方的星空。一般而言,自閉症孩子有孤立及疏離感傾向,無視他人存在,而有退縮行為,同時不停思索、不完成則不罷休等無法彈性適應環境變化等強迫個性,在不經意中出現。他們單純而善良,有著一顆不被世俗污染的純淨心靈。電影中以四處演唱的歌手父親對應純真的自閉少年兒子,角色的設定更凸顯了戲劇性,飄泊的靈魂,孤寂的內在世界,如星空中的孩子,距離遙遠,而用心親灸。編導以諸多的對比及喻意,與運用多重詩情畫意影像,更令人心領神會,印象深刻。

圖片出處:《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

看完《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電影試片後,對一位父親以救贖心情帶領著自閉症少年兒子進行一趟暖心之旅,深受感動,特到圖書館借了原著小說《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閱讀一番。埃爾瓦思的小說中提到自閉兒安德烈的出生讓他原本搭著舒適列車的家人天翻地覆。「那就好像口袋被掏空,門鎖被人換掉一樣,讓人不知所措。」一切僅僅因為幾個字:「您的孩子可能有自閉症。」由此可見家有自閉兒,家人承受了無形壓力,父母與學校如何教養孩子,算是特殊教育中的一環。

這本在義大利暢銷20萬冊的小說,內容敘述一位父親,為了打開自閉症兒子的內心世界,讓他認識並接觸到世上更多的人、不同文化,於是帶著17歲的自閉症兒子,兩個人在2010年的夏天,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乘著租來的哈雷機車和汽車,完成了一趟跨足美國南方和拉丁美洲的長途公路旅行。這是真實的故事。此書的誕生,源自義大利「卡爾維諾文學獎」得主富維歐‧埃爾瓦思,被深厚的父子親情所感動,於是他代筆書寫了《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這本書花了他將近兩年的時間,從採訪、筆錄下這對奇特父子檔,他以文學的筆觸,敘述了他們旅途中的點點滴滴與所見所聞,笑淚交織,真實而感人。電影導演及編劇由此得到靈感,改編成影像語言,增添了更多的戲劇元素,加上《星夜》梵谷之歌的喻意,探索自閉症兒的內在世界,父子關係的長時間疏離,藉著一趟公路救贖之旅,拉近了親子距離,從中看見親情的本質,重在陪伴。父親同時在自閉症兒子身上思索自我價值追尋,也看到不完美生命的一種力量,而邁向更成熟的人生。

這部電影的片名與小說同名,在閱讀書中的一段描述「我驚奇地看著安德烈敲著鍵盤,那動作是每敲下一個字母前,拳頭要捶一下心臟。捶心臟,敲字母,敲字母,敲字母,捶心臟,一個單字完成。那是經過多年的練習,才學會用電腦寫出完整的句子。無法用語言溝通的我們父子倆,一路上只能這樣對談著。」父子之間的交集在默默之中,藉著語言與心意,作深情的對話。在改編的電影中,很清楚傳遞了父親威利對自閉症孩子由最初的陌生,到接近而後瞭解,敲字母,捶心臟的親子對話,在陪伴與旅行中,威利慢慢觀察到兒子文森的成長,父子情深,心靈交會。

「生命並不完美,但它有自己的力量。」對父親而言,自閉症孩子並非來自另個星球,雖然難以探觸內在世界,但血緣至親,不難瞭解,也試圖讓孩子知道你懂得他。每一個人的生命本來就不完美,尤其自閉症有語言問題、人際問題、重複刻板的行為障礙,更要付出關懷與陪伴,而電影中的父親威利面對自閉症孩子,蟄伏在內的父愛深情湧現,騎著一部破舊機車,與孩子文森一趟豪邁也瀟灑的公路旅行,父子天性,血緣關係,情深自然,笑淚交織。害怕當父親的威利,經過歲月漸趨成熟,在孩子身上也學習了人生的課題。他在陪伴自閉症孩子中,得到救贖,也更清楚認識了自己。或者可說是一次生命價值的探索。

圖片出處:《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

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導演 薩爾瓦托雷斯 Salvatores執導的《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榮獲 第76屆威尼斯影展首映 非競賽片,藉著《星夜-梵谷之歌》是文森的父母的訂情歌曲,自閉兒「星星的孩子」,他那幽閉的世界何其獨寂,人們曾仔細傾聽你的聲音?透過父子溫馨同行,威利對自閉兒的救贖旅程中,似乎也如歌詞裡的「現在,我理解了你試圖告訴我的。」因為相處與陪伴,他漸漸明白自閉兒子文森。即使變賣了所有家當,只換了台哈雷機車,父子進行一趟瘋狂而豪邁的公路之旅,在擁抱驚喜中,也完成了救贖,父子深情自然流露。

其他有關自閉症者的電影,以《星星的孩子》為人熟知。這部由HBO自製的電視電影,在美國艾美獎獲得七項大獎。電影以高功能自閉症的畜牧學者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 )的自傳為藍本拍攝 ,她是第一個自閉症者有能力將自閉症的情緒敘述得很詳細,她清楚自己狀況,透過著作讓更多的人瞭解自閉症者的內心世界。我想《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以《星夜》歌曲基調傳遞威利對文森的救贖之旅,充滿詩情與畫意,星星的孩子靈魂深處,純真與固執,猶如梵谷對繪畫熱情的初衷與執著到幾近偏執,編導以詩意聯結創造出電影意象,手法溫馨也豪邁,直入內底,感動人心。

以音樂和新詩融入的這部電影中,愛情、親情相互交疊,不管是愛人或孩子,雖不長相守,仍是那個最難忘的初戀情人。梵谷之歌是文森父母的訂情曲,也是彼此生命相繫的樂章。片中以此串聯,有特別的意義,甚至延伸到「星星的孩子」自閉兒的內在孤獨世界。在威利的眼中,文森長得十分像媽媽艾蓮娜。「你們有相同的眼神」他們都是喜歡擁抱生命,活得精彩,也有勇氣。文森對他們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無可取代的。在與文森天涯海角相隨的時光中,是這對父子多年來首次快樂的歡聚,在共騎一輛機車同時,油然而生父子彼此平衡感,及綁在一起的宿命,令人動容。放蕩不覊的威利由義大利男星克勞迪奧·桑塔馬利亞 演出灑脫,許多歌唱演出相當動聽,幾許浪漫情懷在基調音樂下,更顯得走唱浪子的飄泊。而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裘利奧·普蘭諾(Giulio Pranno)演出的自閉症少年文森,演技自然,十分討喜,將自閉症者的多數特徵及個性詮釋得淋灕盡致,閃閃發光。

取材自真實故事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在台由聯影公司發行,將於4月30日在台全面登場。

圖片出處:《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

 

發行電影《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的聯影公司所提供的電影資料如下:

關於導演   奧斯卡金像獎《地中海樂園》大導演 薩爾瓦托雷斯

義大利知名導演薩爾瓦托雷斯(Gabriele Salvatores),1950年7月30日出生於拿坡里(Naples),是導演、編劇、演員,他在1972年並成立了米蘭精靈劇院(Teatro dell'Elfo)出任劇院導演,並執導過幾部前衛電影。1989《馬拉喀什之旅》(Marrakech Express),1990年《特納》(Turné)入圍了當年法國坎城電影節「一種注目」單元。1991年是薩爾瓦托雷斯(Salvatores)的全盛時期,《地中海樂園(Mediterraneo)不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還拿下義大利電影最高榮譽「大衛獎」(David di Donatello)最佳影片、最佳剪輯、最佳配樂三項大獎和國家電影協會最佳導演「銀絲帶獎」。

2003年,《有你,我不怕》(I'm Not Scared)讓他又再度站上事業高峰,除二度擒獲國家電影協會最佳導演,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義大利奧斯卡獎,此外還獲得柏林影展、歐洲電影獎、金球獎、美國聖塔芭芭拉大獎都給予高度評價,在義大利本國更為風光。

之後,導演量產甚豐,今年他的作品《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改編作家埃爾瓦思的同名小說,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作,這部電影《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是一部描繪父子親情的感人電影,曾在第76屆威尼斯影展首映,故事講述自閉症少年意外與多年未見生父一起冒險的故事,兩人重新連結上的親情,凝聚成人生中最美好的經驗。完整的電影結構與動人的敘事手法,被視為薩爾瓦托雷斯自《地中海樂園》以來,最為成功的一部話題作品,亦被尊為義大利電影殿堂的新經典。

 

關於男主角 克勞迪奧·桑塔瑪利亞 飾演 生父

身兼歌手及演員身分的義大利男星桑塔馬利亞(Claudio Santamaria),1974年7月22日出生在羅馬, 2016年主演《他們叫我吉格》的超級英雄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是家喻戶曉的超級大明星。

桑塔馬利亞曾誇刀為《蝙蝠俠:黑暗騎士》克利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的角色擔任義大利語版配音工作,也在《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扮演恐怖分子Carlos。帥氣的外型讓他登上義大利GQ雜誌封面。 

桑塔馬利亞在《情浴威尼斯》中飾演一位善妒的深情音樂家,這部電影聯影在台發行過,有DVD流通在市場上,展現精湛演技,憂鬱苦情的形象令人為之揪心。其餘作品有2015 《叫我鋼鐵俠》(They Call Me Jeeg)、2013 《歡聚時光》(Longlasting Youth)、2012 《血洗迪亞茲》 (Diaz:Don't Clean Up This Blood)、2011《這些年,我們一起追逐金錢》(Terraferma)。

 

關於男主角   裘利奧·普蘭諾 飾演 文森

裘利奧·普蘭諾(Giulio Pranno)此次在《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的演出,將自閉症少年詮釋得維妙維肖,更因此榮獲多項大獎。

 

關於女主角    威尼斯影后薇拉莉·葛琳諾 飾演 母親

薇拉莉·葛琳諾(Valeria Golino),參與湯姆克魯斯與達斯汀霍夫曼演出《雨人》(Rain Man)中的女主角,而聲名大噪。該片榮獲奧斯卡4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1986年和2015年又兩度獲得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女演員獎。這位和阿湯哥在電影《雨人》中翻雲覆雨的義大利女星外型美艷性感。

1966年出生於義大利拿坡里,是一位德國父親的女兒,而希臘母親是畫家,她在11歲就被診斷為脊椎側彎而到芝加哥就醫六個月,植入一根鋼棒,在那裡學會了英語,返回希臘後,17歲那年,被導演相中拍了第一部電影《命運的玩笑A Joke of Destiny》,1986年以【愛的故事A Tale of Love】奪下威尼斯影展影后,大膽狂放的演出讓她年紀輕輕就成為世界級的影星。

1988年前往好萊塢發展,和湯姆克魯斯合演《雨人》摘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接著和查理辛合演《機飛總動員Hot Shots》(1991)更充分展現了她的喜劇天分,接著與尼可拉斯凱吉合《遠離賭城》(1994),與寇特羅素合作《洛杉磯大逃亡》(1996)。 在美國闖出一片天之後,薇拉莉葛林諾仍不忘重返歐洲拍片,成為少數橫跨歐美影壇的女星之一。去年她也在坎城影展 酷兒金棕櫚獎的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中演出法國伯爵夫人。在《如果我擁抱你 請不要害怕》,她成功詮釋了為了照顧自閉症少年而奮不顧身的勇敢母親,堅強母親卻有著憂鬱的眼神,幾乎讓人能夠同理為母則強的情緒,令人為之動容。

 

關於現實中的父親

父親法蘭哥.安東尼洛(Franco Antonello),義大利人,曾當過中學老師和出版公司的負責人,他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他的兒子安德烈在兩歲時被診斷出為自閉症後(他覺得奇怪的是,在兩歲之前的安德烈一切言行舉止都很正常,他質疑安德烈是打了某種預防針以後產生了自閉症的),他的人生從此改變。他把公司委由合夥人經營,此後全心奉獻給兒子。並成立了專為自閉症孩童家庭提供經濟補助的【仙女的孩子基金會】,他盡可能的給予兒子最大的幸福,也和他一起分享人生的冒險。

 

關於現實中的兒子

兒子安德烈,1993年生。父親法蘭哥在2010年的夏天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其承租來的哈雷重機車和汽車,完成了一趟跨足美國南方、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的長途公路旅行時,安德烈已經和他的困惑相處了17年,他沒有接受藥物治療,他獨自上學,喜歡畫畫,他對色彩的運用自有一套。他喜歡擁抱人們,因為那會讓他感到心靈平靜,他也喜歡摸人的肚子,他希望大家不要害怕。

 

本文轉載自 yam看電影

文章標題:無雷影評心得│一種詩情意象《如果我擁抱你請不要害怕》(Volare)觸動靈魂的救贖之旅,也是生命力量探索

作者:林朵兒